佛光山星雲大師全集

亮度:

字級大小:

A-

A

A+

回首頁 /

第四類【講演集】 /

113-122講演集(共10冊) /

119講演集7 緣起與還滅 /

p028 論鬼的形象

p028 論鬼的形象

時間:一九八三年四月十七日地點:台中中興堂 一談到鬼,一般人腦海中馬上浮起披頭散髮、青面獠牙的可怕樣子,其實鬼並不可怕。鬼不但不可怕,還有一些可愛的好鬼、善鬼。鬼不只在荒郊墓塚裡,鬼也在我們的身邊附近。例如我們常聽到很多太太談到他的先生時,總是嬌瞋地說:「我們家那個死鬼呀……」提到自己乖巧的兒女時,也會很得意地說:「我那個小鬼呀……」可見鬼並不可怕,鬼與我們非常靠近。佛教不主張崇拜鬼,但承認鬼的存在,佛教認為鬼是六道眾生之一。有許多人不承認鬼的存在,並且刻意破壞鬼的形象,常自豪地說:「哼!我才不相信有什麼鬼呢!」我們否定鬼的存在,難道就能消滅鬼道確實存在的真相嗎?其實,任何一個科學昌明的國家,都承認鬼的存在。像美國商業部觀光局曾經編印一本觀光手冊,書內報導從一八○○年以來,全美國各地有名的鬼屋,以及和鬼的傳說有關的屋子,一共有二十九間之多。這件事,國內的《聯合報》還曾經刊載過。鬼是否存在於這個世間,我們不必非去否定破壞不可。好比這個世間,除了人類能夠生存之外,還有其他的飛禽走獸生活其間,雖然和我們不同類,但是不也把人間點綴得五彩繽紛嗎?有一些鬼的存在,也能增加人間的熱鬧,有什麼不好呢?況且,連不妨礙我們生存的鬼道都不能包容他們,那麼,人類的度量豈不是顯得太狹小了嗎?人類晝夜可以自由工作活動,鬼只不過深夜才出來走動,彼此互不相犯,不也其樂融融嗎?二十五史的《晉書》裡,記載一位飽讀詩書的讀書人,名叫阮瞻,他堅持不相信有鬼的存在。有一天夜裡,一位文質彬彬的客人來拜訪他,客人的口才很好,辯說無礙。兩人相談甚歡,慢慢地就談到有沒有鬼存在的問題,阮瞻一臉不信的神情說:「我就是不相信有鬼的存在,兄台怎也和村夫漁婦一般迷信?」客人再三舉例說明,婉轉地告訴阮瞻要相信有鬼道眾生,但是任憑客人如何巧說,阮瞻還是執著不信地說:「總之,我沒有親眼看見是絕對不會相信的。」這時客人終於變色說:「古來多少聖賢都承認有鬼的存在,你竟然一再不能相信,我告訴你,我就是鬼!」客人說完,突然變成面目猙獰的鬼,阮瞻一看大驚失色,這一驚嚇就嚇出病來,不到一年就死了。所以,存在的事物,不會因你的不相信而消失。一般人以為人死了一定成鬼,看到死人就覺得恐懼,生怕鬼魂會附上身來。尤其做兒女的,父母去世了,總以祭鬼的儀式來悼拜、超度自己的父母。問他為什麼如此?對方會振振有詞地回答說:因為我先人過亡就要做鬼,墮到地獄受苦,因此要如此地祭拜他。這種想法實在大為不孝,我們為什麼不認為祖先也許上生天國,甚至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把自己敬重的祖先判刑入地獄去當餓鬼,然後才來超薦他們呢?佛教雖然承認鬼的存在,但是佛教認為人死了之後卻不一定要變成鬼。人離開這個世界,前往的地方,不僅是地獄,也許到天堂享樂,也許再降生為人,縱然輪迴為鬼,也必須具備成為鬼的惡因,才會得到鬼道的報應。我們怎麼忍心將自己的祖先當成餓鬼呢?何況鬼也不見得都會找人的麻煩,甚至加害人類;鬼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恐怖與邪惡。以下來探討鬼的真正形象—— 一、鬼的好壞與因果世間有好人、壞人的分別,鬼和人一樣,也有好鬼壞鬼的不同。人世間雖然有壞人,但是好人畢竟比壞人多;鬼道中雖然有惡鬼,但是善鬼終究比惡鬼多。有時候人和鬼比起來,人比鬼還要邪惡。我們責怪一個人心術不正時說:「這人的鬼主意真多!」其實人要是真的使起「鬼主意」來,連鬼都要甘拜下風,自歎弗如了。南陽有個人叫宋定伯,一天夜晚趕路時,在荒野中不巧遇見了鬼,他壯起膽問道:「喂!你是誰呀?怎麼走路一蹦一跳的?」「我是鬼啊!咦!你又是誰呀?」宋定伯一聽,糟糕!今晚活見鬼了,如果坦白告訴對方自己是人,會不會遭遇不測?一個轉念,騙他說:「我也是鬼呀!」「你也是鬼呀!那你要到哪裡去呢?」「我要到京城去。」鬼一聽非常高興地說:「好極了!我也剛巧要到京城去,咱們正好結伴同行。」宋定伯無奈,只好硬著頭皮和鬼一前一後地走著,走了一段路後,覺得有點疲倦了,鬼就提議說:「路途遙遠,這樣子走法實在太辛苦了,不如我們輪流相揹著走,既可趕路,又可休息,你看好不好?」「好呀!」「那我先揹你。」鬼說完,就把宋定伯往身上一揹。「哎呀!你怎麼這樣重啊!」鬼沒有一定的形象,也沒有重量,鬼只是一種氣,他可以穿牆而過,也可以隱形不見,因此鬼會覺得人怎麼如此的重。宋定伯聽鬼一問,趕忙撒個謊說:「我是剛死的鬼,所以比較重嘛!」鬼信以為真,繼續走著,走到一條江水濤濤的河邊,鬼指著河說:「現在我們只好游泳過去啦!」說完縱身一騰,輕飄飄無聲無息地游到了對岸,轉身看到宋定伯在水中費力的划動雙臂,發出「澎通!澎通!」的巨響,慢慢地游過來。鬼氣急敗壞地說:「喂!你的聲音為什麼這麼大呀!給人聽到會嚇壞他們的。」宋定伯看到鬼在起疑心,趕快辯稱:「我剛死,還沒學會游泳啊!」上岸之後,兩個又起程趕路,宋定伯心想:「今天真霉運,碰見了鬼,總要想個法子擺脫他才好。」於是裝出一臉謙虛求教的樣子說:「老兄,我剛剛才死不久,對於我們鬼的情形不大明瞭,你是經驗多,請你告訴我,我們鬼最害怕什麼?」「我們鬼最害怕人類的唾沫,萬一有人對我們吐痰,我們就一點辦法也沒了。」鬼很誠實地回答他。這時天際漸漸現出曙光,眼看京城快到了。宋定伯趁著鬼沒有注意的時候,趁其不備,突然往鬼的身上吐了一口痰,只見鬼痛苦地扭著身子在地上翻滾打轉,轉著轉著,鬼不見了,變成了一頭馴服的小山羊。宋定伯就把這頭羊牽入城裡,賣了一千錢。這段故事說明人的狡猾、奸詐、狠毒、無情,有時連鬼都難以望其項背,鬼以誠懇、信任、坦率、真實的心來幫助人,而人所回報的卻是欺騙、無義、諂曲、自私的態度。有時人是個滿懷鬼胎,比鬼還恐怖的人間惡鬼。有些鬼雖然凶惡,會傷害我們的性命,但是對於正氣凜然的正人君子,或是修持有道的沙門僧侶,無論如何兇厲的惡鬼,也使不出可怕的伎倆。俗話說:平生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外面的鬼不恐怖,內心的鬼才可怕。有一位老和尚正在盤腿打坐時,有個鬼披頭散髮地跑來擾亂他,老和尚說:「哎喲!這個是什麼東西啊?怎麼披頭散髮、威儀不整,不好意思見人哪!」鬼一看,不但沒有嚇著老和尚,反而被指正了一頓,趕快伸出長長的舌頭,現出青面獠牙的樣子,老和尚看了說:「這有什麼了不起!只不過臉孔青了點,牙齒、舌頭比我長一些而已。」鬼一聽,還是沒嚇走老和尚,再變,眼睛沒有了、鼻子沒有了,甚至手腳也沒有,老和尚依舊若無其事的長嘆一聲說:「實在可憐!怎麼眼睛、鼻子、手、腳都不見了呢?」鬼終於黔驢技窮,落荒而逃。老和尚看到鬼的可怕樣子,心中生起的是對鬼的慈悲,悲憫他為何得此果報。仁者無敵,在慈悲之前,一切的邪惡力量將遁匿無形。我們都以為人怕鬼,事實上,鬼一看到人總是要離得遠遠的,避到一旁。好比天上的飛鳥,地下的水族走獸,看到人類也會逃得遠遠的。鬼在白天不敢出來作怪,等到黑夜才出現,這就是鬼怕人的有力證明。所以縱然遇到了鬼,也不必驚慌,鬼只是和我們業報不同的另一道眾生罷了。《幽冥錄》裡記載一位名叫阮德如的人,一天夜半起床如廁,在廁所裡看到一個身高丈許長,眼睛大如銅鈴,面容黝黑,身穿白色衣單的鬼,靜靜地站在呎尺之外和阮德如對看,阮德如看了,神閑氣定地笑著說:「人們說鬼的形象奇醜無比,面目可憎,今日一看,果然不錯!」茅廁鬼聽到阮德如這麼一說,羞愧得面紅耳赤,隱然退去。可見鬼有時比人類還有慚愧羞恥心。人只要光明磊落,有善惡因果觀念,鬼是不敢侵犯我們的。在什麼情形下才會墮落成鬼?鬼道眾生的因緣果報究竟如何?《業報差別經》提到眾生由於下面十業,而墮入鬼道: 1.身作惡:身體做出殺生、偷盜、邪淫等惡業。2.口作惡:口中造作妄語、惡口、兩舌、綺語等惡業。3.意作惡:心裡充滿貪欲、瞋恚、愚痴等惡業。4.慳貪:貪取妄執,不知結緣施捨。5.妄求非分:不是自己分內的東西,而起覬覦非分之想。6.諂曲嫉妒:諂媚邪曲,嫉妒別人比自己好,而起惡心。7.起於邪見:無道德、善惡、因果報應,邪知邪見。8.愛著不捨:愛戀執著心重,不能喜捨放下。9.因飢而死:飢餓而死,成為餓鬼。10.枯竭而死:如草木一般乾枯而死。佛弟子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經常來往地獄探望鬼道眾生。在《佛說鬼問目連經》中,記載鬼道眾生與目犍連尊者的問答,從這些問答中,可以了解鬼道眾生因果受報的種種情形。一鬼痛苦地問目犍連尊者:「尊者,我已墮落地獄,受種種痛苦的刑罰,為什麼我的頭還是經常疼痛欲裂呢?」尊者回答:「因為你過去做人時,常拿東西敲打別人的頭,所以,雖然做了鬼,還要受頭痛的果報。」另外一個鬼接著問:「尊者,我做鬼好可憐喲!沒有房子可以遮風避雨,經常露宿在街頭,為什麼我會生活得如此悲慘呢?」目犍連尊者回答:「因為你過去出生在大富人家,別人要借宿你的房子,你卻百般刁難,給人種種不便,因此現在做了鬼,只好餐風露宿了。」「尊者,我雖然做了鬼,但是我有很多的錢財。不知怎麼的,我還是習慣穿破舊的衣服,這是什麼原因呢?」又有一鬼提出問題。「過去你在人間知道做善事,但是在布施之後,卻又生起懊悔心。布施的功德,使你得到富貴的果報,但是懊悔的念頭,使你捨不得吃穿,只能穿著破舊的衣服,過著清苦的日子。」大家爭先恐後的向尊者討教,旁邊有一個瘦骨嶙峋的鬼,發出細細的聲音問道:「尊者,為什麼我做了鬼經常吃不到東西,餓得兩眼昏花呢?」「你過去負責寺院庫房的工作,人家給你二十塊錢,你卻苛扣錢財,只買了十塊錢的菜,所以才有這樣的業報。」「尊者,我做了鬼為什麼還渾身疼痛,如針刺刀扎、烈火焚燒般痛楚呢?」「那是你過去世喜歡捕漁狩獵,殺害生靈的緣故。」目犍連尊者無限慈悲地回答。有一鬼等大家七嘴八舌都問完了,才慢吞吞問道:「尊者,為什麼我做了鬼,卻不如其他的鬼那樣靈巧黠慧呢?」「那是因為你過去貪愛杯中物,並且經常假應酬之名,向人強行勸酒、勸肉,因此現在智慧缺乏,比較愚痴。」目犍連不厭其煩的為群鬼解答,去除了他們心中的疑團。從目犍連尊者和群鬼間的問答中,我們能夠明確的認識,了解鬼的因緣果報。 二、鬼的種類與身形鬼有那些種類?他們的身形又是如何?《阿毗達磨順正理論》將鬼分為三類:1.多財鬼:好比人間有大富大貴的人家一樣,多財鬼享有豐富的祭祀,衣食不缺,如居住在社祠之中,受人祭拜的有主鬼,或者大勢大福的天神,都屬於這種多財鬼。2.少財鬼:好比人間的一般平民,雖有祭祀,但是享樂比多財鬼稍為遜差。3.無財鬼:好比人間居無定所,三餐不繼,靠著別人賑濟為生的人。無財鬼是流蕩荒野的無主鬼,人們有時啟建無遮超度法會時,無財鬼就來應供,吃點美食。《大毗婆沙論》則將鬼分成兩種:1.有威德鬼:身形高大,頭戴華鬘帽冠,身著錦麗天衣,平日吃的是珍餚美食,出門乘坐象馬拖拉的車輿,侍衛僕從圍繞左右,並且有種種的娛樂生活,宛如人間的帝王天子。譬如,城隍老爺就是屬於有威德鬼。2.無威德鬼:頭髮蓬亂如草,覆蓋額面,衣不蔽身,甚至裸體而行。容貌醜陋,顏色枯悴難看,走路時,手中拿著破瓦缽,好像人間的乞丐。有時我們看到衣衫襤褸、身體臭穢的窮苦人家,往往會脫口說:「這人真像鬼!」這就是無威德鬼的人間例證。鬼又可分為大鬼、小鬼。大鬼身長一由旬,由旬為印度人計算度量衡的單位,一由旬大約等於二十華里,大鬼究竟有多麼高大就可想而知了。大鬼的頭像高山那麼巨大,我們俗稱為大頭鬼。大鬼喉嚨細小如針,經常吃不到食物,因此身體羸弱,頭髮雜亂不潔。由於身體長得很高大,因此都拄著拐杖行走。小鬼身體大約只有三吋長,像嬰兒那麼幼小。鬼有美麗的鬼,也有醜陋的鬼。美鬼就像天人般的莊嚴好看,一點也不恐怖;醜鬼的特點是好流鼻涕,身上長滿瘀膿,常常出血。鬼有富貴的鬼,也有貧賤的鬼。貴鬼如大力鬼王,受人尊敬祭拜;賤鬼如無祀孤魂,飄泊不定。不管貴鬼、賤鬼;美鬼、醜鬼;大鬼、小鬼,乃至有威德鬼、無威德鬼,或是多財鬼、少財鬼、無財鬼,不都是人間千差萬別的鮮明寫照嗎?因此鬼不一定存在於地獄,人間也能看到鬼道的縮影。如滿禪師的王姓朋友逝世了,他去為朋友誦經超度。一年之後,在他前往揚州的途中,卻遇到這位朋友,如滿禪師驚詫萬分地問道:「咦?你不是早已死了嗎?怎麼還在這裡行走呢?」王姓朋友趕快阻止禪師說:「噓!不要喧嚷,我們到山谷再細談吧!」到深山幽谷裡,王姓朋友才說道:「禪師,坦白告訴你,我現在是鬼不是人,由於我過去在人間沒做過什麼壞事,並且富有正義感,為人有俠氣,再加上你的法力超度,因此閻王老爺派給我巡察鬼的差使。」「哦!巡察鬼都做些什麼事呢?」「人間如果有貪官汙吏、奸商巨賈,我就把他們的罪行一一詳記下來;不管什麼大斗小秤、殺盜淫掠的勾當,我都要一五一十報告閻君,總有一天,叫他們有債還債,殺人償命,接受果報懲罰。」王姓朋友說完後,從懷中掏出一朵紅色的鮮花,送給如滿禪師,感謝他昔日超度救拔的恩澤。禪師看了婉拒說:「我是個和尚,要這朵花做什麼?」「這朵花不同於一般的花,你拿在手上,可以辨別什麼是人,什麼是鬼?」「手中拿這朵花,我如何知道誰是人,誰是鬼呢?」「只要你拿著這朵花在街上走,正人君子,瞧也不瞧花一眼。相反地,鬼就會目不轉睛的盯著這朵花。假如對方看到花就搔首弄姿,這是個虛榮鬼;假如對方不但看花,還注視著人的話,那一定是個好色鬼;如果看到了花,又看看自己,可以判斷這是貪心鬼;如果看了花,然後直搓雙手的,那就是占便宜鬼了。」禪師和朋友互道珍重後,手中拿著花走在大街上,對面來了一個人,昂首闊步地擦身而過,目不斜視,如如不動不瞧花一眼。「嗯!這是個正人君子。」再走幾步,碰到一位穿著入時,打扮得珠光寶氣的女子,直往花兒瞧。「這是個虛榮鬼。」走了一段,迎面走來一位衣冠楚楚的翩翩公子,不但看花,還死盯著禪師瞧,失望地說:「唉!是個老和尚。」「哼!原來是個好色鬼。」禪師不悅地喃喃自語。繼續走了沒多久,看到一個人一會兒看花,一會兒看自己。「喔!是個貪心鬼。」如滿禪師拐了個彎,走上了另一條街道,一個人從老遠看到禪師的紅花,就直搓著雙手不放。「哈!碰到了個占便宜鬼。」不久禪師回到了寺門口,心想這朵花不適合帶到寺裡去,隨手往身後一丟,一腳正要跨進寺裡時,忽然聽到後面有吵鬧的聲音,回頭一看,原來剛才在路上遇到的鬼魅都跟來了,你搶我奪的,爭著搶那朵被丟棄在地上的紅花。最後,其中一個鬼,搶到那朵花,禪師仔細一看,這哪裡是美麗的花朵,只不過是一根死人的臭骨頭。在花花世界裡,有時我們費盡心機,用盡手段,努力去爭取而來的名利富貴,到頭來所得到的是什麼?所留下的又是什麼呢?還不是黃土一坏、朽骨一堆。古德說:「今日不知明日事,那有工夫計是非。」人生該爭的不是浮華不實的鮮花,而是血汗所凝成的甘果。 三、鬼的住處與苦樂人類住在娑婆世間,在地球上面,鬼住在什麼地方?人類的生活裡苦樂參半,鬼有什麼苦樂呢?《大毗婆沙論》說,富貴的鬼住山谷裡、海水邊、半空中、樹林裡,或者是人們祭祀的靈廟祠堂,並且都蓋有富麗的宮殿,好比人間有的住在塵囂鬧市的高樓大廈,或是山明水秀的豪華別墅一樣。貧賤的鬼住在荒郊野外的墓塚裡,或是糾葛漫長的草木堆、汙穢骯髒的屎糞茅廁、荒廢無人的古宅廢墟裡。鬼的生活,有過得很艱苦的,也有過得很快樂的。苦鬼常常感到飢腸轆轆、乾渴難忍,經年累月聽不到漿水米粥的聲音,縱然遇到了河水,也無法享用。雙手捧起清水,正要喝時馬上變成熊熊的火焰,即使喝入咽喉,也被焚燒焦爛,再甘美的食物祭拜他,都無法救他的累劫飢渴。如果真有誠心救度,可以備辦簡單的素果菜茗,以佛門的誦經持咒、神力加持去其咽喉火燄,還有實際的功德利益,切忌再為亡魂殺生;三牲齊備,只有增加他的罪業。《地藏經》說,為鬼魂誦經超度的功德,活著的人可以得到七分之六,而亡者只能得到七分之一。因此人生在世,應該趁著身強體健時,多為自己行善積些功德,否則等到兩腿一伸,才要勞駕別人為我們超度就太遲了。樂鬼的生活每天豐衣美食,驅駕車乘,飛馳自如,任情遊戲享盡快樂。樂鬼的享樂雖然勝於人間,但是總比不上人間好,並且他們膽量非常小,晝伏夜遊,白天不敢出來行動,有亮光的地方也不敢出現。縱然出來活動,碰到了人,也是膽怯畏懼,閃避在角落陰暗處,怕被人撞著。鬼如此的懼怕我們,人類大可不必談鬼色變。談到鬼的生活,我們人類由於無知執迷,有時往往干涉到鬼的生活自由。在台灣的民情風俗裡,有娶死人的牌位回來做妻子的陋習。有一對父母硬要把已經死去幾年的女兒嫁給一位青年。這個女兒活著的時候,為了爭取愛情自由不果而死亡,現在父母還要強迫他,亡魂很不高興:「爸媽,我在世時,你們不給我感情的自由。現在我死了做鬼,還強迫我嫁人。」這女孩也覺得這位青年沒有出息,不去迎娶活人,偏要討個鬼做老婆,於是故意捉弄他。洞房花燭夜的晚上,這兒打他一記耳光,那兒打他一下臉頰,整個晚上新郎官沒有見著新娘子,耳光倒是挨了不少。青年被打得鼻青臉腫,第二天清晨趕快叫人把牌位退回去。為什麼要做這種愚痴的事呢?把牌位討回家,和女鬼同榻而眠,不是人間奇聞嗎?台灣民間還流行燒汽車、洋房、美鈔、電視、電冰箱等現代用品給亡者的風氣。其實,鬼具有五神通,他想到哪裡去,運用神足通,馬上就能到達目的地。如果鬼真的乘坐汽車,還要發動引擎,反而嫌慢。何況如果人人都燒汽車,地獄的交通不是要大為混亂,車禍頻傳了嗎?我們所用的電視、電冰箱等家用電器,電壓的度數有 220V 或 110V,不知道地獄適用不適用?美鈔雖然是世界通用的貨幣,但是美鈔拿到世界某些國家還是無法兌現的,在陰間美鈔也是行不通的。鬼有他們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不必為他們操心,親人過世了,也不要以為他一定會變成鬼。我們紀念祖先,不必花一把鈔票買一堆金銀紙,把可貴的金錢付之火炬,變成沒有意義的灰燼。我們可以用祖先的名義設立獎學金,作育天下英才,或者捐獻給社會公益事業,興學辦校,印行善書,讓祖先能夠遺愛人間,留芳萬世。關於鬼生活的苦樂情形,中國古書裡有一段精采絕倫的記載,有位剛死不久的鬼,老是找不到食物,他乾癟著肚子到處飄蕩,碰到了一個老鬼,老鬼就說:「喂!你怎麼面黃肌瘦,一臉憔悴呢?」「我做鬼已經好幾天,一直都沒有東西吃,怎麼不消瘦呢?老兄,你做鬼比較有經驗,能不能告訴我如何才能改善生活。」「那還不簡單,像我們這一類,只要裝神弄鬼一番,就有辦法啦!」老鬼倚老賣老地傳授錦囊妙計。新鬼恍然大悟,於是跑到城東一戶窮人家裡。那戶人家正在磨麵粉,他一進去就替他們推磨子,磨起麵粉來。這一家人看了大叫:「這磨子沒人推,怎麼自己動起來了呢?也許是佛菩薩慈悲,可憐我們家裡貧窮,派個鬼來替我們推磨吧。」這新鬼從初更一直推到天亮,推得精疲力盡,兩眼昏花,卻一點東西也沒有吃到,就怒氣沖沖地跑去找老鬼:「喂!老兄,你叫我裝神弄鬼就能改善生活,可是昨晚我去替城東的人家推了一夜的磨,卻什麼東西也沒吃到。」「哎喲!你真糊塗,你去的那戶人家是信奉佛祖的,他們有正信,不怕鬼,怎麼會給你東西吃呢?」「好!那我今晚到城西換一家。」新鬼趁夜色迷濛趕到了城西,找了一家舂米的,趁著人們休息時,拿起棒子,兀自舂搗了起來。這家人看了都嘖嘖稱奇:「唷!昨夜佛祖慈悲叫鬼到城東去推磨;今天祖師爺顯威,也叫鬼到咱們家來舂米。」新鬼賣力地舂到天明雞啼,腰酸背痛,渾身無力,還是沒有吃到任何東西,便氣憤不已地回去找老鬼算帳:「你倒說說看,這一家人為什麼也不給我東西吃呢?」「老弟,這一家是信仰道教的,他們不但不怕鬼,還要抓鬼呢!」「那我怎麼辦呢?」「你去找一戶沒有供奉佛像或是神明的人家,就萬事可行了。」新鬼努力的尋找,終於找到一戶什麼也沒有供奉的人家。一腳跨進去,一屋子人圍著香噴噴的魚肉酒菜大吃大嚼。新鬼看得垂涎欲滴,不知如何裝神弄鬼,突然看到桌腳下蹲著一隻瘦瘦的狗,搖尾乞憐地等待主人丟下的骨頭。新鬼一把抓起狗,在空中迅速的飛行。「不得了啦!這隻狗怎麼會在空中飛行?中了什麼邪嗎?」一家人亂了手腳,有人提出意見找耶穌來幫忙,有人馬上否定說:「耶穌有辦法感化人,這是鬼,他沒有辦法的。」又有人建議:「我們讀聖賢書,應該尊重孔老夫子,我們請夫子來幫忙吧!」「你難道忘了,孔夫子叫我們敬鬼神而遠之,何況夫子本人還不語怪力亂神,求他是沒有用的。」有人振振有詞地反對。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知如何是好?最後終於決定找神壇的乩童來做法:「這是鬼魂在作祟,你們趕快把這條狗殺了,並且備辦豐盛的三牲酒菜來祭拜,這鬼就服服貼貼了。」這家人趕忙依言辦了一桌酒席來祭鬼,鬼飽餐一頓,從此食髓知味,再也不肯離開,天天上門作怪討吃,這就叫做「引鬼上門」。我們為人處世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千萬不要引鬼上門。譬如有的人結交地痞流氓、黑道殺手,只要找他們幫一次忙,和他們搭上了線,將來就會麻煩無盡,甚至把生命都賠上。台灣民間,各地都有拜好兄弟的陋習,把這些邪魔外道引進自己的家門,還將他奉為上賓,將來勢必會惹禍上身。我們要尊敬有道有德的人,尊敬正派、有學問的人,和這些魑魅魍魎涇渭分明,互不來往,如此必能永保康泰平安。 四、鬼的世界與人生宇宙間,十法界各有他們的世界,佛有佛的世界,譬如東方琉璃世界,西方極樂世界;天神有天神的世界,譬如三界二十八天;人有人的世界,譬如三大洋五大洲,人類有種族、身體、富貧、智愚等種種差別;畜生有畜生的世界,譬如天上飛的鳥、地上走的獸、海裡游的魚等,種類繁多。同樣的,地獄餓鬼也有他們的世界。鬼的世界和人一樣,有他們自己的眷屬,並且還須要工作謀生,鬼的社會也有貧富貴賤的差別,彼此之間少不了是非恩怨。鬼的性格千差萬別,有脾氣暴躁的,有性情兇殘的,當然也不失溫馴善良的。其實,鬼的存在和我們的人生有很密切的關係,因為在我們的人間到處充滿著鬼。什麼是人間的鬼呢?有不良習慣的都名之為鬼。譬如喜歡吞雲吐霧,煙嘴不離口的叫煙鬼;貪愛杯中之物,每天喝得醉眼醺醺的叫酒鬼;沉迷方城之戰,賭得天昏地暗的叫賭鬼;戀眷朱顏女色,耽溺不知自拔的叫色鬼。我們常將一些壞的名詞加在鬼的身上,舉凡有惡劣的性情、不良行為的,我們就稱之為鬼,例如懶惰鬼、膽小鬼、疑心鬼、嫉妒鬼、小氣鬼、貪心鬼、吝嗇鬼、淘氣鬼、缺德鬼,甚至剝削民脂民膏的吸血鬼等等,誰說人間沒有鬼呢?我們只知道請法師道士來超薦陰間的鬼,卻不知道人間的鬼更需要度化。陰間的鬼超薦了,就可以夜行不驚,宅第平安;人間的鬼度化了,就可以民風轉善,社會祥和。如何來度化這些人間的鬼怪呢?佛教的三皈、五戒、六度、十善,就是超度人間鬼怪的法門。譬如三皈依,皈依佛寶永不墮地獄,皈依法寶永不墮畜生,皈依僧寶永不墮餓鬼。受持了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從此遠離罪惡淵藪,不再種植墮落地獄的種子,當然就不會淪為惡鬼了。目前的社會人心澆薄,道德淪喪,如果我們不幸染上惡鬼的習性,趕快痛下決心來接受佛法的治療,多多提倡善良的風氣,提高民眾的知識教育,提升社會的道德水準,把這些在鬼門關裡遊蕩的鬼,早日解救出來。我們應該共同淨化這個社會,使社會沒有鬼的存在,每一個都是頂天立地的人,都是悲智雙運的佛。每一人都能轉鬼性為佛性,化凡心為佛心,如此,我們的人間就是人間淨土,而不是人間煉獄。

上一則 :

p004 從金剛經說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下一則 :

p054 死亡之後的生命

回上層

書目錄

113講演集1 學佛與求法

p038 【推薦序】星雲之道:大師一生的貢獻

p046 編者的話

p050 【自序】 人間佛教正法久住

p054 皈依三寶的意義

p084 偉大的佛陀

p110 佛陀的樣子

p138 求法的態度

p164 學法四依止

p178 如何進入佛法

p194 從何處下手學法

p210 我們求法應有的認識

p230 一個觀念,四個方法

p248 孰先孰後

p266 學佛前後

p280 佛陀的教育法

p304 叢林的教育法

p332 特殊的教育法

114講演集2 佛教與生活

p004 佛教與生活(一)

p030 佛教與生活(二)

p052 佛教與生活(三)

p084 生活與信仰

p118 生活與道德

p150 生活與修持

p192 生活與般若

p206 身心安住的家園

p230 人生十問

p256 如何美化人生

p270 如何歡度老年生活

p288 如何增進人生的幸福

115講演集3 佛教與青年

p004 給世界佛教青年的建言

p010 佛教青年的展望

p038 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一)

p054 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二)

p074 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三)

p096 佛教青年成功立業之道(四)

p118 青年僧伽的十無思想

p164 青年僧伽的十有思想

p230 青年之病

p250 行為平坦的道路

p276 現代青年應有的人生觀

p294 青年的力,菩薩的心

p314 佛教青年的生涯規劃

p346 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116講演集4 佛法與義理

p004 佛教對命運的看法

p032 佛教對神通的看法

p060 佛教對知見的看法

p084 佛教對行為的看法

p108 佛教對因緣的看法

p134 佛教對因果的看法

p158 佛教對空有的看法

p184 佛教奇理譚

p212 佛教的真諦

p244 佛教的特質是什麼

274 佛教的數學

p296 十數佛法

p330 佛法之外

117講演集5 人生與社會

p004 佛教的財富觀

p030 佛教的福壽觀

p058 佛教的道德觀

p086 佛教的政治觀

p118 佛教的忠孝觀

p142 佛教的女性觀

p166 佛教的時空觀

p192 佛教的未來觀

p216 佛教對社會病態的療法

p238 佛教對心理病態的療法

p266 佛教對民俗病態的療法

p292 心病還須心藥醫

p308 佛教的懺悔主義

118講演集6 有情與心識

p004 工作與身心的和諧

p036 佛教對心識的看法

p066 從心的動態到心的靜態

p098 佛教婦女的故事

p194 說夢的神奇

p222 談心的祕密

p258 談你說我

p286 談情說愛

p310 談迷說悟

p336 為什麼

119講演集7 緣起與還滅

p004 從金剛經說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p028 論鬼的形象

p054 死亡之後的生命

p078 證悟之後的生活

p108 涅槃之後的境界

p140 佛教對輪迴的看法

p168 從人的過去、現在到未來

p192 從佛教的觀點看未來的世界

p214 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還滅

p236 從現實的世界到理想的世界

p256 從入世的生活到出世的生活

p278 從天堂到地獄

p302 從人道到佛道

p322 生命昇華的世界

120講演集8 禪學與淨土

p004 從六祖壇經說到禪宗教學的特質

p032 談禪

p066 禪與文人

p090 禪師與禪詩

p128 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p140 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p164 禪者雲遊與參訪

p186 從風趣灑脫談禪宗的人物

p216 從教學守道談禪宗的特色

p242 從衣食住行談禪宗的生活

p264 從阿彌陀經說到淨土思想的建立

p288 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一)

p306 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二)

p328 淨土思想與現代生活(三)

121講演集9 宗教與體驗

p004 從佛教各宗各派說到各種修持的方法

p084 從古德行誼說到今日吾人修持的態度

p112 佛陀的宗教體驗

p144 阿羅漢的宗教體驗

p180 菩薩的宗教體驗

p202 我的宗教體驗

p246 奇人的修證

p278 佛教奇事譚

p312 如何做一個出家人

122講演集10 人間與實踐

【佛光會的精神】

p006 佛光會的宗旨

p014 佛光會的目標

p022 佛光會的性格

p030 佛光會的性質

p038 佛光會員的信條

p050 佛光會員的使命

p058 佛光會員的展望

p068 佛光會員四句偈的意義

p078 發揚佛光會員四句偈

【佛光會的人】

p084 佛光會員應有的精神

p092 佛光會員的胸懷

p100 佛光會員的任務

p108 佛光會員應有四種性格

p116 佛光會員的四好

p124 佛光會員要有六心

p134 怎樣做個佛光會員

p146 佛光會員需要做什麼

p152 佛光會員應該注意什麼

p164 檀講師應具備的條件

【佛光會的事】

p178 佛光會的方向

p186 怎樣發展佛光會

p192 舉辦活動的意義

p198 佛光會員應如何做功德

p206 《佛光世紀》發行的功能

【佛光會的傳承】

p212 參加佛光會的利益

p220 如何增加會員

p228 接引會員參加的辦法

p236 佛光會員的進展

p242 佛光會員應如何廣結善緣

p250 佛光會員應如何教育子女

【佛教的希望】

p260 今日佛教的希望

p280 佛教現代化

p318 發揚佛教——為和平而團結

p330 現代佛教的建設

p342 佛教寺院經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