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各大厂商都相继推出了氮化镓充电器,而在最近发布的新品手机中,很多都用上了这一类型的充电器。早在2019年9月,OPPO就首发了氮化镓充电器,之后各大手机厂商也发觉其中的门道纷纷加入研发行列,到了2020年,市面上就已经推出了18款氮化镓快充,功率覆盖了45W,65W,90W等,目前电源公司 GaN Systems已经开发了一款 280 W GaN 电源适配器。那么氮化镓充电器为何成为了人们的偏爱呢?下面和大家一起聊聊!
什么是氮化镓?
氮化镓,是一种可以代替硅、锗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分子式GaN,英文名称Gallium nitride)。作为半导体材料的新晋成员,很快它就进入了5G、射频以及快充等市场。实际上,氮化镓这种材料一开始是用于制造蓝色LED来提升屏幕显示质量的,但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由它制成的氮化镓开关管开关频率大幅度提高,损耗却更小。
这一发现也使得充电器使用体积更小的变压器和其他电感元件这种未来发展方向成为可能,氮化镓充电器体积可以有效缩小体积、降低发热、提高效率,简单来说就是,充电器可以做得更小、充电功率更大、充电速度可以更快了。
展开全文
氮化镓充电器
我们平时使用的充电器基础材料是“硅”,在这么多年的研究开发后,基本已经没有突破的空间了。而相比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硅,氮化镓具有禁带宽度大、导通电阻低、开关频率高等特点。禁带宽度大意味着充电器能够承载较高的电压和温度,因此能承受相比普通充电器更高的充电功率;导通电阻低就比较好理解了,可以避免充电过热的情况发生,提升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基于氮化镓充电器的优点,手机品牌和第三方配件商纷纷开始推出自己的氮化镓充电器,目前OPPO、华为、小米、魅族、三星、中兴、戴尔、联想等多家知名手机/笔电品牌都已经入局,就连快充一直被诟病的苹果也在发展氮化镓快充技术。
氮化镓充电器的缺点
目前来说,氮化镓充电器最主要缺点就是成本高,这或许是唯一的缺点了。从制造工艺来看,由于氮化镓没有液态,不能使用单晶硅的传统直拉法拉出单晶,纯靠气体反应合成,在氨气流中超过1000度加热金属镓半小时才能形成粉末状氮化镓,这也意味着合成环境要求很高,所以氮化镓充电器的成本也相应更高,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的氮化镓充电器售价普遍都比传统充电器高出很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