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加什么?

“固收+”并无明确且公认的定义。广义来看,“固收+”代表一切以纯债打底、以风险资产增厚收益的产品;但一般认为,“固收+”产品带有一定绝对收益属性,对回撤控制要求较高,同时收益应当明显高于纯债产品。

“固收+”可以从“+资产”和“+策略”两个维度增厚收益。

对于“+资产”,国内“固收+”产品大多数以加入股票或转债为主,尤其以“+股票”的产品居多。此外,偏债FOF也可以算作“+资产”。理论上还可加入衍生品、黄金与原油等大宗商品、ABS等另类资产,但目前在国内市场实践中运用仍然有限。

对于“+策略”,目前运用最广泛的是打新与定增,通过权益市场的一二级价差增厚收益。实际上,如果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固收+”可运用的策略包括了择时、选股、市场中性、期权、风险平价、CPPI、相对价值等多种多样的选择和组合,但对组合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公募基金产品分类看,符合“固收+”特征的主要是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部分灵活配置类基金及偏债FOF基金五类。

买方机构对“固收+”产品的重视程度正逐渐提高。

从组织架构看,部分公募机构已经专门成立混合资产投资/绝对收益投资团队,对“固收+”类产品重点发力。

在布局方面,买方对“固收+”产品使用不同的资产和策略组合,并对权益仓位进行不同限制,形成从低波至高波的“固收+”产品序列。

从“+资产”的角度,买方“固收+”产品中最常见的仍是“+股票”和“+转债”。从“+策略”的角度,买方对“固收+”产品以行业轮动等选股策略和择时策略为主,同时普遍重视“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多数产品的权益配置为周期、价值、高景气度行业和个股等,部分产品也会关注低估值、安全边际较高的个股。

风险提示:对“固收+”产品的理解与分类有偏;数据整理与计算不准确;策略表现高度依赖市场环境。

01

国内市场“固收+”的现状

“固收+”是时代的必然选择。一方面,随着利率中枢下行,纯债产品的收益空间越来越有限;另一方面,资管新规出台后,原有的非标理财等产品退出市场,但投资者对具有类似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仍有明显需求。“固收+”成为填补这一市场空白的主要选择。

市场对“固收+”并无明确且公认的定义。广义来看,“固收+”代表一切以纯债打底、以风险资产增厚收益的产品;但一般认为,“固收+”产品带有一定绝对收益属性,对回撤控制要求较高,同时收益应当明显高于纯债产品。因此需要在传统固收资产基础上通过不同的资产、策略增厚收益,在不明显偏离类固收资产低回撤的特征下,实现更高的收益。

从投资策略的角度,“固收+”可以从“+资产”和“+策略”两个维度增厚收益。

对于“+资产”,国内“固收+”产品大多数以加入股票或转债为主,尤其以“+股票”的产品居多。而产品中股票的仓位随产品限制、市场环境波动。而对于转债,单纯的可转债型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股票接近,与“固收+”要求不完全相符;但在“固收+”产品中灵活地加入少部分转债,可作为股票的辅助或替代。此外,主要投资基金的偏债FOF也可以算作“+资产”的类别。

如果进一步发散思维,理论上还可在“固收+”产品中加入衍生品、黄金与原油等大宗商品、ABS等另类资产。但目前在国内市场实践中运用仍然有限。

对于“+策略”,目前在“固收+”产品上运用最广泛的是打新与定增,通过权益市场的一二级价差增厚收益。

实际上,如果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出发,“固收+”可运用的策略包括了择时、选股、市场中性、期权、风险平价、CPPI、相对价值等多种多样的选择和组合,但对组合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机构角度,公募基金、银行理财是“固收+”产品的主力军,而私募等机构的部分产品也符合“固收+”特征。尤其是公募基金的“固收+”产品模式相对成熟,我们以公募基金为例进行分析。

从公募基金产品分类看,符合“固收+”特征的主要是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部分灵活配置类基金及偏债FOF基金五类。其中灵活配置型基金的产品数量最多,一级债基的资产净值规模最高,债券型FOF规模较小。

若将上述五类公募产品汇总,则这些“固收+”产品共3156只,占全市场24.04%;资产净值共29759.25亿元,占全市场8.61%。

需要指出的是,灵活配置型基金的投资风格很宽泛,其中仅有部分符合“固收+”的特征。根据2025年中报,权益资产小于30%的标准灵活配置型基金资产净值为906.50亿元,权益资产在30-60%之间的标准灵活配置型基金资产净值为198.99亿元,权益资产在60%以上的标准灵活配置基金资产净值为6432.17亿元。一般认为,权益资产占比较低的部分灵活配置型基金才可能符合“固收+”特征。

另外,可转债型基金也不太符合“固收+”的要求。根据2025年中报,尽管可转债型基金中股票资产占净值比仅为8.41%,债券资产占95.49%;但可转债已占其中债券投资市值的96.81%。因此,可转债型基金的业绩高度依赖于可转债资产的表现,风险收益特征更接近股票而非传统纯债产品。

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主要是“固收+可转债”。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不能在二级市场配置权益资产,仅可通过可转债投资提高产品收益。由于过去监管曾允许该类产品参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故划分为一级基金。2012年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询价对象及配售对象备案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其参与新股网下配售资格,保留网上申购资格。但由于网上申购获配数量极少,从监管标准看,混合债券型一级基金与纯债基金区别不大。此后一级债基主要通过参与可转债市场实现“固收+”策略。

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可运用“固收+可转债+打新+股票”。混合债券型二级基金仍属于债券型基金,允许投资可转债与股票资产,债券资产(包括可转债)与现金合计占比下限不低于80%,股票资产投资比例在20%以内,此外可以参与打新和定向增发,参与定增后12月内不能减持该次定增股本的50%。

偏债混合型基金可以采用“固收+可转债+股票+打新+衍生品”。偏债混合型基金属于混合型基金,其中债券资产(包括可转债)投资比例不低于60%,股票资产投资比例为0-40%。此外,可以参与新股申购,也可以运用衍生品策略。这类基金投资策略空间相对大,可以通过多策略轮动、寻找高确定性机会等方式增厚收益,风险控制能力也较强。

灵活配置类基金可采用“固收+可转债+股票+打新+衍生品”。灵活配置型基金也属于混合型基金,其中股票与债券配置比例可灵活调整,受限程度较小,可以投资衍生品,也可以参与新股申购及定向增发。

偏债FOF也符合“固收+”产品特征,可以参与打新。FOF产品中,基金投资比例在80%以上,其余仓位允许配置少量股票、债券等,还可以参与新股申购。偏债FOF以债券型基金持仓为主,在此基础上也可配置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股票等资产增厚收益。2016年9月11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明确要求FOF不得持有分级基金等具有复杂、衍生品性质的基金份额,故不能参与衍生品策略。

02

买方对“固收+”的布局与应用

买方机构对“固收+”产品的重视程度正逐渐提高。

从组织架构看,部分公募机构已经专门成立混合资产投资/绝对收益投资团队,对“固收+”类产品重点发力。相较于传统的固收投研团队,“固收+”团队能够覆盖的“固收+”产品类别更全,权益仓位更加灵活,投资上则对股债资产配置更加重视。

在布局方面,买方需要对“固收+”产品进一步明确风险偏好,使用不同的资产和策略组合,并对权益仓位进行不同限制,形成从低波至高波的“固收+”产品序列。

以某公募基金为例,其低波产品中主要以ETF和指数增强策略为主,个股主要以红利低波类股票为主;而在中波和高波产品中,进一步扩大权益/转债仓位,实现更高的收益弹性。

从“+资产”的角度,买方“固收+”产品中最常见的仍是“+股票”和“+转债”。

从“+策略”的角度,买方对“固收+”产品以行业轮动等选股策略和择时策略为主,同时普遍重视“自上而下”的大类资产配置,例如运用风险预算等思想,结合宏观因子、金融因子优化大类资产配置。

具体在股票组合上,“固收+”基金经理往往会在一定的仓位和行业风格的要求下,发挥主观选股能力灵活操作。多数“固收+”产品的权益配置为周期、价值、高景气度行业和个股等,部分产品也会关注低估值、安全边际较高的个股。

低波“固收+”基金A采取“固收+权益ETF”策略,权益暴露全部来自ETF,且不含可转债。根据2025年中报,其持仓的ETF主要以宽基和红利低波ETF为主,同时兼具部分行业ETF。根据该基金披露资料,其投资权益ETF比例不超过基金总资产的10%。严格的仓位控制使其波动率与回撤控制表现优秀,近三年Calmar比率达2.32。

中波“固收+”基金B采取“固收+权益+转债”策略,近年来债券(除可转债)仓位保持在80%左右,保持一定股债对冲效果。对于权益选股,该基金通过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挖掘优质的上市公司,并结合企业基本面和估值水平进行综合的研判,严选安全边际较高的个股。根据披露资料,该基金允许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40%。近一年来抓住了权益市场走牛趋势,在低回撤下实现了较高的收益,Calmar比率高达6.20。

中高波“固收+”基金C采取“固收+权益+转债”策略。根据披露资料,该基金允许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0%-40%,可转债、可交债资产比例不超过20%。近年来该产品股票仓位在30%上下波动,选股风格总体以价值周期股配置为主。

高波“固收+”基金D采取“固收+转债+股票增强”策略。根据披露资料,股票资产占该基金资产的比例为5%-55%。在投资组合的构建上,主要关注精选成长型行业及公司、配置拐点型行业及公司。除权益个股外,该基金还在债券资产中大比例地投资于可转债。根据2025年中报,可转债资产占基金总资产的40.02%,股票资产占35.19%。高比例的类权益资产使其波动率明显更大,并在权益牛市中获取了更高的收益率。

总的来说,“固收+”基金在选股时,多数倾向配置有安全边际的权益资产作为底仓。偏保守的产品更青睐与高景气板块,而偏激进的产品则会适时参与对景气度出现拐点行业板块的左侧交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