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音韻之謬者,除閩、粵不足較已。如吳語黃王不辯,北人每笑之,殊不知北人音韻不正者尤多。
如京師人以步為布,以謝為卸,以鄭為正,以道為到,皆謬也。
河南人以河南為喝難,以妻弟為七帝。
北直隸、山東人以屋為烏,以陸為路,以閣為杲,無入聲韻;入聲內以緝為妻,以葉為夜,以甲為賈,無合口字。
山西人以同為屯,以聰為村,無東字韻。
江西、湖廣、四川人以情為秦,以性為信,無清字韻。
歙、睦、婺三郡人以蘭為郎,以心為星,無寒、侵二字韻。
又如去字,山西人為庫,山東人為趣,陝西人為氣,南京人為可去聲,湖廣人為處。
此外如山西人以坐為剉,以青為妻;陝西人以鹽為年,以咬為裊;台溫人以張敞為漿槍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