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公司宁愿培养新人,也不愿意给老员工加薪水?

职场中好像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个在公司工作了3-5年的老员工,薪酬增涨的幅度不大,但企业好像更愿意花钱去招新手,然后去培养新手,这样的成本算下来,好像企业特别不划算。

很多职场人会觉得我每天干那么多的活,公司不给我加工资,去招一个新人,那个新人的薪酬说不定比自己的都要高,但干的活却不如自己多。为什么公司宁愿培养新人,也不愿意给老员工加薪水?

如果我们站在商业的角度上来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如果公司提供高于员工期望水平的工资,或者提供比行业标准高的工资,可以让这个员工拥有强烈的经济动机来保持住这个岗位,这也是我们一直期望的,但却很少人能够拿到这样的薪酬。

明明这样做优势会很明显,可企业为什么就是不这样做呢?

01 隐性成本

我们都知道,企业在招聘新员工的时候,除了应届生,社会招聘都会根据不同的岗位,尽可能招聘有过相关经验,或者拥有某项或某几项专业技能的人。

新进的员工进入公司后确实需要磨合和培养,但新员工本身自带的技能,同样可以在工作中发挥出相应的价值,这个价值会比公司去培养老员工的成本要低。

举个简单的例子:公司现在要上市,在财务方面的事情需要进行核算,如果让公司内部现有的财务去操作,可能会导致最后完成时间长;而如果新招聘进一个有过相关经验的员工,他可以快速地参与到工作中来,这样会比培养内部员工的时间周期短了。

这种是隐性成本的原因造成的,因为如果内部现有人员搞不定的情况下,公司需要付出的成本就包括了试错的成本,时间的成本,上市机会的成本。

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企业为什么愿意花高价去招聘人员来做某个项目,而且给到的薪酬有可能比老员工的薪酬都要高。

02 显性成本

前面提到的是招聘一些有经验的员工,我们回归到招聘新手的员工上来考虑,这个就更容易理解了,什么都不懂的员工,薪酬相比工作几年的老员工成本还是要低的。虽然他们在前期培养上需要花费一定的功夫,但我们想下,几年前我们是不是和他们一样?

事实就是如此,在我们工作几年以后,自己每天虽然干着几个的人活,累得半死不活的,拿到手的薪酬并不高,但我们想过没有我们自己的可代替性高不高?

当然,你会说你的离开至少会给公司带来多少的损失,某个项目没有你的跟进肯定不行,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你的离开会有一定的损失,但这个损失是企业承受范围之内的,而且不要忘记了,新员工同样能够产生出价值,包括接受你的资源以后,一样会为公司有贡献。

这些是我们明眼都能够看到的显性成本,回过头来再想下公司为什么愿意招新人也不给老员工加工资,这下明白了吧!

同时我们在工作几年后,如果我们的技能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企业也能够通过员工过往的工作情况预估他未来可能的成长到的一个高度,而新员工的进来,也能够刺激老员工要努力工作,至少得积极对待工作。

当然,当我们成长到能够独挡一面时,你会发现困扰你的这个问题已经不见了,到那个时候你再回过头来看看,你就会发现事情的另一面了。